为了应对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北京时间16日凌晨,美联储出乎市场意料祭出“一揽子”大招,包括降息100个基点至近零区间和启动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QE)计划等。但从市场短期反馈看,本来寄希望于成为一剂“猛药”的政策反而成了一剂“毒药”。
在疫情持续发酵的形势下,单靠这些货币政策手段,稳不住市场,也稳不住经济。如果希望这些政策发挥效果,还得首先控制住疫情。只有当疫情得以控制,才会让恐慌情绪平复,恐慌性抛售才会得到遏制。上周五,美国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等举措收到市场积极反应已印证了这一点。
上周,美股经历黑暗的一周,不仅一周内经历了两次熔断,而且结束“长牛”跌入技术性熊市。同时,市场恐慌指数大幅飙升。在通过释放流动性为经济提供缓冲的同时,美联储这一时间节点祭出此大招,托市意味也较为明显。
但一石激起千层浪。美联储这一举动,并没有给市场带来缓释作用,反而给恐慌情绪火上浇油。受此消息影响,16日美股股指期货大幅走低一度触发熔断,亚太股市全线下跌,欧洲股市更是普遍暴跌。晚间美股三大股指开盘暴跌,标普500指数跌逾7%,触发两周以来第三次熔断。
不管是从政策内容还是推出时点来看,美联储此轮举措都是恐慌情绪的助燃剂,而难以充当“解药”角色。
首先,降息至近零水平、重启大规模QE,都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的非常规举措,而全球几大央行共同行动确保美元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性、降低贴现窗口一级信贷利率等也是“危机工具箱”里的工具;其次,本次紧急行动已是美联储本月第二次意外行动,且推出于距离下次货币政策会议(当地时间17日-18日)日期不足三天的时点,显得迫不及待,让不少投资者从中解读出微妙信号。
目前,疫情仍在发酵的情形下,美联储的这些经济刺激措施成效难以如愿发挥。首先,从实体经济方面看,疫情暴发,一些企业停工停产,消费受阻,补充流动性解决不了实体经济短期的“停摆”。其次,这些举措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压力,但市场本轮震荡由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目前疫情因素及其造成的经济受损程度目前主导着市场情绪,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前,情绪危机料将继续传导至市场。疫情因素还将此前市场和经济积累的风险放大,让债台高筑等原本的脆弱面暴露无遗。
市场担忧的主要焦点在于,一方面,美联储的政策空间几乎耗尽,工具箱已经见底。如果未来出现进一步的压力和风险,货币政策会不会“弹尽粮绝”?另一方面,美联储如此急切、猛然发射“火箭炮”般的政策响应,是否暗示政策制定者们预见了市场尚未反应的更大风险。
美联储急需补充新的工具,如通过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手段,直接影响长期利率,稳定市场及金融机构预期,根据经济与通胀情况的改变随时调整国债购买规模,以应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之需,增强政策的可持续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DF520)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骤降至1969年以来最低水平,若这一水准持续下去,将成为就业市场不均衡复苏的下一个里程碑。...
周二,美元指数一度跌至92.528,为3月2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不到一周之前,该指数曾触及近五个月高点93.439点。但在欧市盘中,随着国债收益率企稳,美元整体人气转好。美元指数上涨0.18%,至92...
“沉寂多时的比特币和区块链微信群,又火了。”曾就职于区块链媒体的黄华告诉记者,“好多人都在问,比特币现在多少钱了?”经历了一年多的“熊市”后,比特币价格在今年迎来了反转。从今年...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周五表示,匈牙利预计将在夏季结束前与俄罗斯签署一项额外的天然气合同,运输规模将达到7亿立方米。...
2022年初以来,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石油供应紧缩,油价居高不下这一难题尚未解决,天然气危机又“兵临城下”。...
能源短缺和高通胀的双重打压下,欧元区经济左支右绌,难承其重。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经济衰退或难避免。...
根据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在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取得了一系列立法进展后,他的公众支持率本周开始回升至40%,为6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三(8月10日)美股盘前,美国劳工部即将公布美国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目前市场已经注意到一些迹象,可能预示美国通胀以达到拐点。...
投资者等待周三公布的美国7月CPI消费者通胀数据,此前预期是同比增幅仍然很高,但是环比回落,展现通胀接近触顶的迹象。...
数据显示,当地时间8月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芯片股也普跌,中概股尚乘数科和智富均出现暴跌。...
版权所有 @2010-2019 MT4如何开户 www.chinamtsh.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