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王信:全球产业链将更趋区域化,亚洲人民币使用量或上升
当今世界,企业正面临上升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地缘政治风险的双重压力,加之新冠疫情早前导致产业链中断,为此企业愈发需要谋求更有韧性的供应链,这意味着全球供应链将更加多元化和区域化,亚洲则是重要一环。未来,中国在亚洲产业链里的地位会进一步凸显,人民币的使用量和地位也有望提升。
7月3日晚,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财经研究院/一财全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共同举办了题为“亚洲和中国经济展望,新冠疫情下的经济复苏”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全球的产业链会有区域化的趋势,未来可能更加突出形成欧洲、亚洲和北美产业链区域的情形。“亚洲经济相对复苏更快,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小,疫情后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经济一体化程度也在进一步发展。未来亚洲地区产业链可能更加紧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亚洲产业链中的地位可能进一步凸显。”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亚洲经贸合作也尤为重要。“例如,在中日韩之间我们需要积极、理性地推进自贸区谈判,强化中日韩在相对高端价值链里的合作。同时,中国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和东盟、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也可积极探索、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同时也可积极考虑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有关利弊。”王信建议。
他还提及,日本是亚洲区域产业链重要的参与者和最重要的亚洲国家之一,“在很多重要的全球化问题以及多边主义问题上,比如WTO改革、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日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亚洲一体化的发展,包括人民币的使用等。”
各界认为,比起过去的远程跨区域贸易,未来区域内贸易量可能显著增长。例如,企业建立自给自足的区域供应链,服务亚洲市场。也正因如此,还引申出当前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贸易结算货币本地化。过去人们习惯用美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invoicing currency),但问题在于,如果中国和亚洲国家进行贸易,为什么还要用美元?有观点认为,其实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和亚洲本地货币。尤其是今年3月时的“美元荒”导致市场巨震,贸易结算货币的本地化可以避免将企业等暴露在风险之下。
“可以预想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使用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过去一些年,随着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也随着中国经济地位上升,亚洲越来越多的货币跟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王信表示。
今年3月的“美元荒”实则再次凸显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元的霸权地位反而进一步强化。因此,早在2008年各界就讨论过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而如今建立多元货币体系的紧迫性因疫情而进一步突出。
“这个问题(一国货币主导全球)也许在今天变得更凸显,在民粹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兴起的情况下,美国的内构倾向似乎变得更加明显,这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王信认为,目前各界都忙于应对疫情,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并不多,“但至少在我看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变得更加迫切,但是相关的动力和能力似乎在下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DF353)
【美企警告经济风暴将来袭 就在一年后……】有报道称,根据一份最新调查资料显示,有半数以上的美国企业首席财务官认为,美国将在2020大选前夕陷入经济衰退。(参考消息网)...
过去几周,日本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呈稳定下降趋势。截至北京时间21日22点,日本共计16367起确诊病例,死亡771人。不过,就在日本看到防疫工作胜利曙光的同时,日本经济却陷入“至暗时刻”:旅游...
谷歌之后,ARM“断供”华为!这些国家的企业并未跟随美国!...
如今,“围堵”华为的那堵墙即将倒下,据外媒报道,美国盟友巴林将采用华为的5G网络技术。...
虽然美联储释放天量活动性,较疫情前扩表近一倍,但加息、缩表预期推进美元指数从二季度开始反弹。...
7月6日,人民币(6.4621, -0.0021, -0.03%)中间价报6.4613,上调82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4695,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4608。...
周一(7月5日)欧元兑美元基本持稳,今日波动区间在1.1851-1.1881,多头疲软。...
周一(7月5日),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下跌,上周美国公布的就业数据喜忧参半,缓解了投资者对货币刺激计划加快结束的担忧。...
周二(7月6日)亚洲市场,美元承压小幅行,逼近92点关口,多数非德货币反弹,其中纽元涨幅居前。...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周一具体介绍了放松英格兰封锁规则的最后步骤,最终决议将于7月12日做出。...
版权所有 @2010-2019 MT4如何开户 www.chinamtsh.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