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收入增长2.4%,马来西亚将推行落地签证,吸引中国游客?
为吸引中国游客,马来西亚出新招!
摘要:本月,马来西亚与中方就中资项目达成一致,重新恢复东海岸铁路项目的工程。在中资项目上重拾了声誉,马来西亚乘胜追击,欲落实落地签证政策,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中国游客会增加吗?
|马来西亚去年旅游收入增长2.4%
【中油网】讯:据马来西亚旅游部在3月份公布的数据,2018年到马来西亚观光的外国游客达到2583万人次,相比于2017年的2594.84万人次下降了0.4%,但旅游总收入大约为841亿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383亿元),比2017年的822亿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349.66亿元)增长2.4%。
在外国游客数量来源国的排名中,新加坡游客最多,达到1060万人次,其次是印度尼西亚游客,为328万人次,排在第三的是中国游客,为290万人次,为马来西亚贡献了155亿元人民币的旅游收入,占到该国总旅游收入的11%。
排在前十的游客来源国还有泰国(190万人次)、文莱(138万人次)、韩国(61.67万人次)、印度(60.31万人次)、菲律宾(39.60万人次)、日本(39.45万人次)及中国台湾(38.39万人次)。
|吸引中国游客,推行落地签
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莫哈末丁可达比表示,马来西亚旅游业2019年的目标是2810万人次,并希望游客在马来西亚的消费总额能达到922亿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513.86亿元)。 这不,刚提出目标,就对中国游客出手了。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莫哈末丁可达比表示,他有信心今年能够落实落地签证措施,以吸引更多的中国和印度游客。他表示,明年恰好是“2020大马旅游年”,他们非常重视中国和印度的访客量,因此推行落地签证是其中一项鼓励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由于中资项目,十一黄金周前往马来西亚旅游的中国游客骤降35%。为了吸引中国游客,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去年提出,缩减中国游客签证程序以及费用。从去年中国游客数量可以看出,马哈蒂尔这一政策效果显著。也就是说,如果马来西亚真的落实落地签证政策,中国游客数量很有可能会大幅增长。
据悉,如果对中国的落地签证落实,那么来自中国的旅游收入至少会提高30%。
|中资项目刚谈判结束
马来西亚这个时候推出落地签证,表明该国有足够的信心,毕竟中资项目刚恢复,为马来西亚加了不少分。
4月12日,中马相关企业签署了补充协议,就继续实施建设东海岸铁路达成一致。根据协议,将原本造价为900多亿元人民币的东海岸铁路项目压缩到711亿元人民币,线路全长640公里,计划于2026年底前完工。此外,中方还同意在铁路项目竣工后分担运营风险,帮助马来西亚减轻财政负担。根据之前的协议,马来西亚是要承担全部运营和维护成本的。
在恢复东海岸铁路项目之后,马来西亚突然宣布,将恢复暂停两年的“大马城”项目。这一项目也是中国支持的基建项目之一,预计成本为340亿美元。
(版权说明:本文由中油网-L编辑,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标明出处)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可以添加上方关注。希望大家在阅读后踊跃评论和点赞,也可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以示对我们的支持!
“沉寂多时的比特币和区块链微信群,又火了。”曾就职于区块链媒体的黄华告诉记者,“好多人都在问,比特币现在多少钱了?”经历了一年多的“熊市”后,比特币价格在今年迎来了反转。从今年...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周五表示,匈牙利预计将在夏季结束前与俄罗斯签署一项额外的天然气合同,运输规模将达到7亿立方米。...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骤降至1969年以来最低水平,若这一水准持续下去,将成为就业市场不均衡复苏的下一个里程碑。...
周二,美元指数一度跌至92.528,为3月2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不到一周之前,该指数曾触及近五个月高点93.439点。但在欧市盘中,随着国债收益率企稳,美元整体人气转好。美元指数上涨0.18%,至92...
2022年初以来,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石油供应紧缩,油价居高不下这一难题尚未解决,天然气危机又“兵临城下”。...
能源短缺和高通胀的双重打压下,欧元区经济左支右绌,难承其重。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经济衰退或难避免。...
根据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在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取得了一系列立法进展后,他的公众支持率本周开始回升至40%,为6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三(8月10日)美股盘前,美国劳工部即将公布美国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目前市场已经注意到一些迹象,可能预示美国通胀以达到拐点。...
投资者等待周三公布的美国7月CPI消费者通胀数据,此前预期是同比增幅仍然很高,但是环比回落,展现通胀接近触顶的迹象。...
数据显示,当地时间8月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芯片股也普跌,中概股尚乘数科和智富均出现暴跌。...
版权所有 @2010-2019 MT4如何开户 www.chinamtsh.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