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不确定事件频发,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蒙上阴影。如何更好地提振经济?业内专家称,相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一定下行风险,各国政策刺激效果也弱于去年,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或放缓。”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明棋告诉上证报。
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今年一季度全球GDP同比增速将放缓至1.9%,并将其对2020年全年的预测从2.5%下调至2.3%,低于2019年的2.6%。
如何更好提振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业内一致认为货币政策的刺激空间和效果将好于财政政策。
“考虑到全球债务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各国财政政策空间较为有限,此外,财政政策的决策流程较货币政策更加复杂,政策落地也更加艰难,各国提振经济的有效手段依然是货币政策。”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上证报。
今年以来,为应对经济下行风险,多个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加入降息行列。土耳其央行今年1月大幅降息75个基点至11.25%,超出市场预期;同日,南非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6.25%;随后,马来西亚也将隔夜官方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75%。
2月以来,菲律宾央行、俄罗斯央行、泰国央行和巴西央行等也纷纷宣布降息。
徐明棋认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令新兴市场国家此前的乐观发展预期落空,去年新兴市场国家连续降息数次,通胀已经面临一定压力,但迫于外部需求减弱和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他们不得不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提振经济增长。
发达市场方面,目前欧洲和日本已经进入负利率时代,且量化宽松政策的空间也越来越小,美国利率也处于低位。徐明棋认为,虽然美联储今年还有两次降息空间,但不可能采用负利率政策。
从上述多国央行公布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来看,均对未来货币政策留下宽松预期。美联储表示,倘若事态出现重大变化,导致经济前景需要重估,美联储会采取应对措施。日本央行称,如果未来外部风险上升到足以影响日本经济发展势头的程度,将采取额外的宽松政策以维护本国经济发展。欧洲央行也表示,将长期保持货币宽松的立场。
韩国央行27日在其官网意外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1.25%不变。根据货币政策会议纪要,韩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认为,当前全球贸易形势低迷、经济增速放慢,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未来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缘政治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都将是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稳定的风险因素。
韩国央行还表示,将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立场,同时密切关注影响该国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
就中国来看,徐明棋认为,中国货币政策仍有一定空间,当前资本市场资金较为充裕,如何将宽松货币政策效果传导至实体经济,仍需要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即要注重结构性投放,中国有这样的机制和渠道。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DF387)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骤降至1969年以来最低水平,若这一水准持续下去,将成为就业市场不均衡复苏的下一个里程碑。...
周二,美元指数一度跌至92.528,为3月2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不到一周之前,该指数曾触及近五个月高点93.439点。但在欧市盘中,随着国债收益率企稳,美元整体人气转好。美元指数上涨0.18%,至92...
“沉寂多时的比特币和区块链微信群,又火了。”曾就职于区块链媒体的黄华告诉记者,“好多人都在问,比特币现在多少钱了?”经历了一年多的“熊市”后,比特币价格在今年迎来了反转。从今年...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周五表示,匈牙利预计将在夏季结束前与俄罗斯签署一项额外的天然气合同,运输规模将达到7亿立方米。...
2022年初以来,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石油供应紧缩,油价居高不下这一难题尚未解决,天然气危机又“兵临城下”。...
能源短缺和高通胀的双重打压下,欧元区经济左支右绌,难承其重。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经济衰退或难避免。...
根据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在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取得了一系列立法进展后,他的公众支持率本周开始回升至40%,为6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三(8月10日)美股盘前,美国劳工部即将公布美国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目前市场已经注意到一些迹象,可能预示美国通胀以达到拐点。...
投资者等待周三公布的美国7月CPI消费者通胀数据,此前预期是同比增幅仍然很高,但是环比回落,展现通胀接近触顶的迹象。...
数据显示,当地时间8月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芯片股也普跌,中概股尚乘数科和智富均出现暴跌。...
版权所有 @2010-2019 MT4如何开户 www.chinamtsh.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