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几乎所有国家,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遭遇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需求和供给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升温,股市、债市、汇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等急速下跌,甚至出现流动性危机。”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3月30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警惕全球滑入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中国银行研究院于同日发布的《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表示,全球经济大概率陷入衰退。2019年底至2020年初,全球经济一度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造成对制造业、服务业、居民信心、社会治理等全方位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使本已疲弱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陈卫东表示,虽然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但境外疫情形势仍较严峻,感染人数还处于快速攀升状态。“未来全球经济走势如何,主要取决于疫情的演变和防控成效。如果疫情能在今年夏天得到控制,下半年有望触底;否则,全球经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初步估计,2020年全球经济大概率将陷入衰退,全球一季度GDP环比增长折年率为-1.5%,较上季度下降3个百分点。”
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大幅下调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在疫情影响下,全球各国普遍面临供需萎缩与金融动荡的双重冲击,经济增速大幅下行。
多数机构认为美国上半年大概率将陷入衰退,2020年或将成为近十年来美国经济表现最糟糕的一年。中国银行研究院课题组预计,美国一季度GDP增速将降至0.5%,较上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二季度可能出现负增长。
近年来欧洲经济一直较为低迷,当前随着欧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震中”,且感染人数快速上升,表明其影响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该课题组预计,欧元区一季度GDP增速为-1.0%,较上季度下降2.1个百分点;英国确诊病例存在低估的可能,疫情对英国服务业的冲击将大于制造业,预计英国一季度GDP增速为-0.3%。
当前,日本政府应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确诊病例的高峰期已过,但仍处于相持阶段。由于日本是第一波受到疫情影响的国家,且与亚洲供应链的关系密切,日本经济不可避免受到较大冲击,其中制造业、旅游业、国内消费所受影响最大。在2019年第四季度经济萎缩6.3%的情况下,该课题组预计日本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将继续下滑6%,陷入技术性衰退。
课题组认为,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全球金融恐慌、资本外流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的相互交织下,新兴市场将面临严峻考验。
陈卫东强调,当前,全球股票市场、债市、汇市和大宗商品等各类资产价格急速下跌,美元指数飙升,表明国际金融市场存在恐慌,流动性紧缩情况严重。未来是否会演变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主要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和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取决于疫情是否会引爆企业债务违约和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油价下跌或地缘政治冲突是否会引发新兴市场财政和资本流动危机。
陈卫东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各国为应对疫情而出台的措施可能加剧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使得全球合作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金融前景。
为防止当前形势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演变,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阻断疫情的快速扩散,切实稳定金融市场,避免形成资产价格的单边下跌预期。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DF522)
“沉寂多时的比特币和区块链微信群,又火了。”曾就职于区块链媒体的黄华告诉记者,“好多人都在问,比特币现在多少钱了?”经历了一年多的“熊市”后,比特币价格在今年迎来了反转。从今年...
周二,美元指数一度跌至92.528,为3月25日以来的最低水平。不到一周之前,该指数曾触及近五个月高点93.439点。但在欧市盘中,随着国债收益率企稳,美元整体人气转好。美元指数上涨0.18%,至92...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骤降至1969年以来最低水平,若这一水准持续下去,将成为就业市场不均衡复苏的下一个里程碑。...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周五表示,匈牙利预计将在夏季结束前与俄罗斯签署一项额外的天然气合同,运输规模将达到7亿立方米。...
2022年初以来,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石油供应紧缩,油价居高不下这一难题尚未解决,天然气危机又“兵临城下”。...
能源短缺和高通胀的双重打压下,欧元区经济左支右绌,难承其重。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经济衰退或难避免。...
根据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在美国总统拜登最近取得了一系列立法进展后,他的公众支持率本周开始回升至40%,为6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周三(8月10日)美股盘前,美国劳工部即将公布美国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目前市场已经注意到一些迹象,可能预示美国通胀以达到拐点。...
投资者等待周三公布的美国7月CPI消费者通胀数据,此前预期是同比增幅仍然很高,但是环比回落,展现通胀接近触顶的迹象。...
数据显示,当地时间8月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挫,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芯片股也普跌,中概股尚乘数科和智富均出现暴跌。...
版权所有 @2010-2019 MT4如何开户 www.chinamtsh.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