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9月10日)欧盘时段,在欧佩克月度报告公布之前,原油价格稳定在68.00美元附近,这是影响油价的关键事件。考虑到大宗商品专家和分析师最近的评论,该报告要么非常看好前景,要么会提出欧佩克(OPEC)的一些额外干预措施,以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风险在于,该报告没有就此事提出任何措施或评论,从而引发油价再次下跌。
WTI原油盘中报68美元每桶,跌幅1.03%。
需求疲软给价格带来压力
需求疲软继续给全球原油市场带来沉重压力。最新的一些贸易数据加剧了人们已有的担忧,加大了油价的下行压力。荷兰国际集团(ING)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沃伦·帕特森(Warren Patterson)强调,需求担忧始终处于市场情绪的最前沿。
美国供应中断提供的支持有限
在美国,热带风暴“弗朗辛”造成墨西哥湾沿岸石油生产中断,埃克森美孚、壳牌和雪佛龙暂停了多个海上平台的作业。澳新银行(ANZ)分析师表示,这场风暴已导致包括布朗斯维尔(Brownsville)在内的几个港口关闭,并有可能影响每天约12.5万桶的石油生产。
尽管这场风暴引发了短期供应担忧,但这些担忧正被更广泛的市场力量所掩盖。科珀斯克里斯蒂港(port of Corpus Christi)仍然开放,但受到限制,由于风暴过后不久可能恢复生产,供应中断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上行压力来抵消疲软的需求。
全球供应风险与OPEC报告聚焦
展望未来,交易员们正密切关注即将发布的欧佩克月度报告,该报告可能会提供有关该组织计划如何解决全球供应过剩问题的见解。此外,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将发布其短期能源展望,这可能进一步影响市场对全球供需趋势的预期。
贡沃尔(Gunvor)和托克(Trafigura)等全球贸易公司表示,受需求疲软和全球供应持续过剩的推动,预计油价将徘徊在每桶60至70美元之间。这一区间反映了市场的谨慎前景,如果中国的需求状况未能改善,可能会进一步下行。
市场预测:需求疲软,前景悲观
考虑到需求疲软、全球供过于求的预期以及美国供应中断的影响有限,近期原油价格前景仍然看跌。由于关键支撑位受到威胁,且没有明显的逆转迹象,交易员应该准备好迎接进一步的下行压力,特别是如果欧佩克即将发布的报告和美国数据强化了供应过剩的说法。
技术分析
WTI原油可能再次受到打击,价格进一步下跌至65.00美元甚至60.00美元,这取决于市场如何解读即将发布的欧佩克月度报告。欧佩克是唯一能够迅速影响油价的市场参与者。如果欧佩克承诺进一步减产,它可能很容易将油价拉回每桶70美元,尽管这个不统一的组织似乎无法采取果断行动来支撑油价。
上行方面,75.27美元将是首个回升的水平。接下来,77.43美元的水平与下行趋势线和20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SMA)一致。如果多头能够上破该水平,100日移动均线77.71美元可能起到阻力作用。
上周五,67.11美元的关键水平被短暂突破。目前,67.11美元和68.00美元之间的区间值得关注。下一个水平是64.38美元,这是2023年3月和5月以来的低点。
继CPTPP后,日本与欧洲签订的EPA协定将生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同样是面临“政策定力”,国内和国外债市的表现大相径庭。国内10年国债正式进入“2.5%”时代,而美联储的政策“定力”却导致美债市场“哀鸿遍野”、纷纷刷新年内新高...
近日,中国电信A股还是破发了,但就在破发当晚,中国电信公布了“绿鞋”操作,主承销商中金公司在二级市场已买入62.55亿元。...
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Luis de Guindos)周三表示,欧元区目前的高通胀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需要比此前预期更长的时间。...
美联储将于下周召开议息会议,加入欧洲央行(ECB)、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等之前已经开始放松政策的央妈行列。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9月将大概率(66%)降息25个基点,但也有34...
周二(9月10日)亚盘早盘,美元指数最新价报101.65,涨幅0.02%,开盘价为101.62。...
周二(9月10日)欧盘时段,在欧佩克月度报告公布之前,原油价格稳定在68.00美元附近,这是影响油价的关键事件。考虑到大宗商品专家和分析师最近的评论,该报告要么非常看好前景,要么会提出欧佩克...
欧洲央行将于本周四(9月12日)举行会议,预计将降息25个基点。交易员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几个月的前景上。货币市场目前押注欧洲今年将放宽政策约60个基点。9月份的数据可能对10月份的会议很重要。...
周二(9月10日),全球铜市场走势继续显现出不确定性。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价格在9090.50美元/吨附近震荡下滑,早盘一度出现0.5%的反弹,但随后下跌0.1%。与此同时,上海期货交易...
根据路透社专栏作家Gavin Maguire报道的LSEG数据,Henry Hub期货价格的远期走势表明,明年美国天然气价格平均可能达到每百万英热单位(MMBtu) 3.20美元。相比之下,今年以来美...
版权所有 @2010-2019 MT4如何开户 www.chinamtsh.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