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通胀舒缓比较清晰,市场舆论焦点由对通胀的评估转向对经济增长不确定的判断。随即美国经济“萎缩—衰退—软着陆—免于着陆”的预期与争论此起彼伏,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在加息和降息之间反复摇摆。尤其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5%,同比上升6.4%,数据高于预期凸显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的迹象。通胀二次反弹或多次反复不定对经济干扰比较棘手。那么单纯依靠美联储单一反通胀的力量,能否推动通胀长期趋于均衡合理水平发展?答案可能并不乐观,预计即便美联储持续加息至更高终端利率水平,执行更高规模的缩表计划,通胀持续线性的舒缓趋势可能仍存阻力。
美国当下的通胀仍未完全摆脱疫情遗留问题的干扰,供给层面主要是全球化产业链尚未完全恢复,制造业和服务业前期投资不足导致在需求恢复之际难以快速提升对应产出。而实体企业并未提前布局扩大生产的关键因素在于从长计议美元融资成本随着美联储和全球主要央行加息有升高可能,这可能是企业长期的经营风险。尤其是2020年以来,市场对美国乃全球经济萎缩和衰退的担忧并未彻底消退,经济实体信心,不足扩大投资和生产意愿偏低,而今年来美国上市企业业绩增长放缓及裁员更加重了中长期供给不确定性。
从需求角度来看,虽然当下储蓄率已降至偏低常态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在消费系统良性传导。毕竟美联储增发货币带来的民众收入增幅并不能抵消通胀对购买了的冲击,当民众财富购买力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下,民众对安全资产的追逐意愿明显强于消费意愿,这也是疫情期间美国民众储蓄率上升的关键参数。尤其是疫情以来民众投资需求偏于更加短期化和灵活性投资,而美股上涨带来的回报相对优于实体投资,金融衍生品价值的通胀也对整体广泛性的通胀有明显助推效果。同时金融市场的投资抢占了实体投资的资金。
美国应对通胀的优势在于科技实力和全球经济地位独一无二,经济常态化高效运转令通胀的传导比较顺畅,这也是通胀涨跌都比较快速的反应的关键。但目前通胀顽固主要是市场参考政策动向存在分歧和疑惑。虽然美联储对外强调政策宗旨以通胀降至目标水平为根本,但市场对未来终端利率的预期存在较大差异,且就业、支出和广泛的经济指标在不断挑动市场情绪变化,继而干扰市场行为与计划推进。尤其是当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多个投行机构都对未来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有所好转,这导致市场既想要顺应经济趋势扩大生产和需求,又担忧通胀居高不下刺激美联储持续加息带来中期不良影响。因而,美联储急需更加明确的政策目标给予市场中长期行为规划作为锚点。
长期而言,未来美国应基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货币机制下,充分调动经济主体对货币传导主动性,避免货币在金融系统或资本市场中循环运转带来的资本价格通胀广泛影响。特别是美联储应明确货币政策单一目标,并严格货币秩序,这样才能稳定市场预期,为经济主体做中长期计划铺平道路。美国实体经济具有较高的科技领先优势,数字化经营可能是美国货币物尽其用的关键,继而实体高效运转才能解决通胀顽固性问题。
9月,美国进口跌两年最低!拟延长中国商品关税豁免?...
中国的5G设备供应商,不单单只有华为,还有中兴。...
十多年来QFII在A股市场的年化复合收益率超过20%。爱尔眼科、中国国旅、恒瑞医药等QFII“爱股”,近十年来更是获得了十倍以上的涨幅。...
经济增长放缓?铁矿石价格创5年新高,澳媒:中国支撑经济增长!...
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3月加息25个基点至4.75%-5.00%区间的概率为87.8%,加息50个基点至5.00%-5.25%区间的概率为12.2%...
美国商务部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未经通胀调整的条件下,今年1月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3%,逆转了此前连续两个月下滑态势,增幅超过市场普遍预期。...
昨夜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美国1月CPI同比增长6.4%,为连续第7个月下降,创2021年10月以来最小增幅,虽从数据看较前值呈持续回落之势...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通胀舒缓比较清晰,市场舆论焦点由对通胀的评估转向对经济增长不确定的判断。...
周三(2月15日),现货黄金续创1月6日以来新低至1831.76美元/盎司,因美元指数走强,美国上月消费者价格下降势头放缓...
植田和男周二被确认为日本央行的下一任行长,接替现任的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周二上午,在宣布提名后,日元出现上涨,导致美元兑日元一度跌至131.50。 ...
版权所有 @2010-2019 MT4如何开户 www.chinamtsh.com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